发布日期:2014-03-21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文字大小:【大】【中】【小】
【青少年逆反心理咨询】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与其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来自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年龄与生理条件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2.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 4 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3.好奇心的驱使
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4.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二)来自家庭的原因
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证明:人的心理障碍和疾病都是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氛围造成的,特别是夫妻关系冲突往往会给子女造成心理的负面影响,致使孩子要求父母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在家庭中,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级或家长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而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年轻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但东方宗法等级社会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苟安的社会心理层面,大多数人不愿亦不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转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三)来自学校的原因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经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我们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教育的发展还不平衡,教育体制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分数至上,为分是从的观念还深入人心,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心理极度疲劳和紧张;学生考试成绩一旦不好,教师不满意,家长不高兴,同学瞧不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心理焦虑;